11.第三节近现代有影响的人物(3)

11.第三节近现代有影响的人物(3)

南昌起义爆后,蒋介石急令朱培德、张奎调集军队围攻南昌城。***由于形势所逼,以朱德为先遣司令的起义部队,于8月5日撤离南昌。9月,韦杵伤愈,由武汉返回江西,继续任第九军第二十八师师长,驻扎玉山、东馆、营山、腾桥一带。11月,蒋介石再次组织北伐,但这次北伐实质上是国民党新军阀和北洋军阀之间为争夺统治权而暴的混战。期间,韦杵部留在江西消极对待蒋介石的“剿共”命令。1928年2月,国民党将第九军改为第三十一军,韦杵仍为二十八师师长。同年10月,由于韦杵“剿共”不力,加之又曾被**任命为南昌起义军第九军军长,蒋介石非常恼怒,于是借部队整编之机,将韦杵降为第三军第十二师第三十五旅旅长,调往抚州、吉安一带。1929年3月至1930年春,先后爆蒋桂战争和中原大战,期间,韦杵率部驻扎赣州、抚州一带,进行消极“剿共”。

1933年10月,国民党第十九路军蔡廷锴、蒋光鼐联合陈铭枢决定停止对红军进攻,派人前往苏区与红军洽谈停战事宜,并在江西瑞金签订了《反日反蒋的初步协定》。同时,积极准备动“抗日反蒋政府”(也称“福建事变”)。11月,蔡廷锴、蒋光鼐、陈铭枢、李济深等在福州举行了中国人民临时代表大会,并决定成立“中华共和国革命政府”(也叫“抗日反蒋政府”),表了《人民权利宣》,韦杵坚决拥护,并积极参加了这次行动。这也看出韦杵反对蒋介石搞军阀混战、镇压**以及一系列独裁统治的思想是一贯的。“福建事变”不久,部分将领倒戈,韦杵指挥所部在尤溪口阻击倒戈将领刘和鼎进攻延平达半月之久。“福建事变”失败后,韦杵率部撤至福州。此时,蒋介石出对韦杵进行就地正法的通缉,幸得韦杵原上司及故交金汉鼎(时任国民党中央军事参议)事先得知消息,速派人提前通报,韦杵方得以脱险。为避蒋介石的追杀,韦杵化名赵善成,由福州乘船前往上海,住进法租界。后几经周折,于1934年回到贵州望谟县板陈王海平处。王海平时任黔桂边区清红两江独立保商营长、贵州西路纵队司令,思想进步,积极主张抗日,在当地布依族群众中享有很高威望。韦杵到望谟后,一方面积极支持王海平工作,协助王办成兵工厂,制造枪弹。另一方面,说服同乡岑立国、岑国斌脱离广西桂系白崇禧部,加入王海平纵队,进一步壮大了王海平地方武装力量,并成立了“中国人民反蒋自救军”。

20世纪30年代,安龙等地土匪肆虐,1935年4月,安龙部分开明士绅联名函请韦杵回乡维持地方治安。5月,韦杵回到安龙,成立治安委员会,被推为主任。之前,安龙县城匪盗猖獗,治安混乱,鸡犬不宁,民不聊生,大街小巷饿蠕塞途,畜粪、垃圾遍地。韦杵主理该县治安后,组织城防自卫大队,重治盗匪,下令严禁赌博、窝藏盗匪、偷鸡摸狗,严格维护社会秩序。积极组织学生、士兵成立“晨呼队”,每日拂晓沿街催促居民起床,并整顿环境卫生。经过数月整治,安龙城治安、卫生面貌焕然一新。期间,韦杵尤为关心教育,与士绅商议,将公租、庙租提成,一半用于提高教师薪金,一半用于添置教学设备,以至安龙一时学风大振。

1936年初,云南省主席龙云得知韦杵已回到安龙,遣派人前往安龙迎请韦杵赴昆明共事。韦杵与龙云本是旧交,对龙信任,遂前往。先为剿匪军第二路总指挥部军训处少将副主任,后任滇黔绥靖公署干部大队少将大队长。抗战爆,韦杵任五十八军新编第十二师副师长兼第二旅旅长,参加了湖北崇阳、大沙坪战役。不久,韦杵回昆明继续从事军训工作,全力培养军事人才。

抗战胜利后,韦杵因不满蒋介石的**政策,于1946年春退出军界,专事贵州旅昆同乡会创办的黔灵中学工作,甚少与外界接触,生活淡泊,衣着朴素,全心投入教育。1948年韦杵被任命为云南省政府顾问,1949年12月,参加了卢汉、龙云领导的云南起义。1950年,任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对云南经济、社会、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952年病逝于昆明,终年69岁。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国布依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国布依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1.第三节近现代有影响的人物(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