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节宗教古籍文献(3)

3.第一节宗教古籍文献(3)

1。《安王与祖王》

《安王与祖王》是布依族摩经抄本文献中篇幅最长的叙事长诗,故事叙述远古时候布依族祖先盘果王的两个儿子,同父异母的安王和祖王争权夺利的斗争过程。安王系嫡母所生,祖王系继母所生。祖王在其生母唆使之下,企图害死大哥安王,夺印掌权,独占家产。但阴谋未遂,却引起一场激烈的斗争。先是唇枪舌剑,后则大动干戈,势均力敌,不分胜负。最后安王借助巫术制伏祖王。祖王甘拜下风,只好交权还印,在安王的管辖下,贡献鸡鸭,交租纳税。从此以后,人间才得安宁。《安王和祖王》主要流行于贵州省南部的布依族聚居区,各种版本的《安王与祖王》篇幅长短不尽相同。

望谟石屯镇白头坡村的《安王与祖王》是目前所现的篇幅最长,内容最完整的一部,共1700余行,不分节。这个版本的《安王与祖王》在民间没有手抄本,完全靠“布摩”(布依族宗教职业者)口耳相传世代承袭。20世纪80年代由贵州省望谟县民委黄荣昌、黄仕才调查记音,并翻译整理。1994年由贵州民族出版社以同名正式出版。2004年7月中央民族大学周国炎教授对这一套珍贵的口承文献作了实地录音并整理出版了《安王与祖王》。

流传于贵州省贞丰县北盘江镇岜浩村布依族摩经中的《卡王》(ka:u24wa?耷31)是《安王与祖王》的一个翻版,但篇幅不及望谟白头坡版《安王与祖王》的五分之一,只有341句(即横排的“行”)。从安王如何受到其继母和同父异母弟弟祖王的虐待,并决心报复惩罚他们说起,其他部分均已省略。以前的抄本曾转写为《告王》,与布依语的实际读音比较接近,《卡王》是现行抄本的转写法,也称mo33?奁u11?諬au35,即“赎头经”,不分卷,用汉字记录布依语语音抄写。原抄本的纸质、规格和版式不详,现行版本为20世纪90年代初用毛笔在一本小32开旧书上誊写,共29页,文字采用正向竖排,每页仅抄5列,每列9~10字不等,不分栏,每句之间有标点符号,不标页码。此卷经文在超度非正常死亡者的“赎头”(亦称“罕亡”)仪式上吟诵。经文的尾唱述亡魂在游魂世界中如何黑暗孤寂,因而举行接魂仪式将其带出。

流传于贵州省贞丰县珉谷镇纳禅村摩经中《开书边》也是由布摩在一种为超度非正常死亡的“赎头”的仪式上唱诵,内容与望谟白头坡的《安王与祖王》大体相同,但篇幅短得多,仅700余行,韵文体,以五句式为主,并夹杂有七、九、十一等句式,少数句子为八、十、十二等偶数音节的句式。经文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主人公安王和祖王为同父异母所生,安王是哥哥,祖王是弟弟,祖王的母亲偏向自己的儿子,事事对安王不公。后来安王和祖王生了争斗,杀得天昏地暗,两败俱伤。安王出走,寻找自己的靠山。祖王母子仍不肯放过安王,找借口将他骗了回来,欲将他害死,所幸有外家人救助,方得脱险。安王二次出走,决心施法术来整治祖王和后母。祖王母子又设计将安王骗回,打算将其除掉。安王再次获救,到了天上,并借助上天之力,对祖王母子进行报复。后来,祖王答应与安王平分天下,并交纳贡品,才得以相安无事。经文以汉字记布依语语音,抄写于白绵纸上。版式为竖排,每页10列,列间距较小,不分栏,句与句之间有一定间隙,并以红笔画小圈作为标记。所用汉字均为通用字。

2。《古谢经》

《古谢经》是流传于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普里村一带的布依族摩经经文抄本。20世纪80年代后期,镇宁县民委王芳礼、韦绍熙、杨开佐根据抄本翻译整理,1994年由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原抄本目前下落不明,因此版本形制不清。整理本共分8卷,分别为“穆考(头经)”“穆告(魂竿经)”“穆翁(场坝经)”“穆荡(请灵经)”“穆近(转场经)”“穆揆(祭灵经)”“穆稳(咒牛经)”和“穆杂(过场经)”。其中第五和第八卷又分别再分为16个小节。《古谢经》是当地布依族布摩在超度亡灵的仪式上吟诵的经文,韵文体裁,一般为五句,也有七句、九句甚至十一句的。“古谢”(ku13?揶i?藜35)是布依语第三土语“做客”的意思,按布依族习俗,老人去世时要举行隆重的超度仪式,届时亲戚朋友前来悼唁,来客众多,所以有“古谢”之称。《古谢经》内容非常丰富,有的叙述了远古人类生活的艰辛以及不同族群之间的贸易往来,有的叙述了人从出生到死的各种经历以及父母和子女之间的骨肉亲,有的叙述了布依族现代葬俗的来历,等等。它反映了人们对灵魂不灭和祖先崇拜的宗教观念,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布依族劳动生产、民族历史和精神生活等多方面的内容,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国布依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国布依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3.第一节宗教古籍文献(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