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战后发生的国际真迹争论(2)

2.战后发生的国际真迹争论(2)

简之,《清明上河图》不管在哪个时代都有许多不同的人画出,究竟哪幅是真迹、有没有真迹存在、哪个时代画的,讨论这些问题都没有意义。其基础的理论是每一幅《清明上河图》都有其各自的艺术价值,这些明显都是强词夺理的文章。

进入一九七○年代,“文化大革命”告一段落,大陆陆续公开《清明上河图》的资讯,真迹就收藏在北京故宫的这个事实,无可动摇。

与北京收藏张择端真迹的消息出来之前相比较,台湾清院本的重要性相对降低。为了打破这个困境,台湾想出的办法是把北宋的归北宋、明代的归明代、清代的归清代,《清明上河图》各版本有其各时代的背景,既然在真迹的讨论上敌不过北京故宫,就采取改变战场的策略,其目的明显可见。

蒋介石在一九七五年逝世,其子蒋经国接任,一党独裁体制仍然无法撼动,而艺术从属于权力也是无可奈何的事。那志良既是故宫文物搬迁的有功人士,又是名人,却得在内容大有疑点的文章留下作者之名,我不禁对那志良深表同。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谜一样的清明上河图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谜一样的清明上河图
上一章下一章

2.战后发生的国际真迹争论(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