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底捞的模式可否复制(1)

1.海底捞的模式可否复制(1)

海底捞自1994年成立,经过十几年艰苦创业,不断进取,团结拼搏,展到现在,成为拥有数千余名员工、数十家直营分店、直营店经营面积超过五万平方米的餐饮连锁企业。比海底捞规模大的餐饮连锁企业有很多,但是海底捞却成为业内“学管理”、“学营销”、“学服务”的标杆,声名鹊起,而且连名号都成为同行效仿的榜样。海底捞火了,很多企业前来学习,其中不乏百盛中国这样的餐饮巨头。很多学者都试图解读海底捞的成功秘诀,据说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两位教授为了对海底捞进行深入研究,甚至还派人到海底捞“卧底”当服务员。

人怕出名猪怕壮,海底捞成为人们心目中当然的餐饮业领导者,有网友甚至在网上写下“人类挡不住海底捞”这样的赞语。上网有人了这样一条微博:朋友与太太去天津海底捞庆祝结婚纪念日,然后被服务员听到了对话。最后服务员站成一排对着他们唱“爱你一万年”,人类无法阻止海底捞了……有的网友还称自己点了海底捞的外卖,说见到海底捞的外卖被震撼了!进来的有:垃圾桶、可降解垃圾袋、锅、底料、汤、围裙、筷子、碗、口香糖、爆米花、真空包装的调料包括香菜和葱花、餐巾纸、各种菜品、勺子、眼镜布、皮筋,甚至还有电磁炉……最后写下这样一个结尾:“人类已经无法阻止海底捞了,快来海底捞吧!”海底捞,似乎真正成了“人类已无法阻挡”的大众餐饮品牌神话,引来大家的纷纷议论。许多网友虽然没有接触过海底捞,但基于网络上各种神乎其神的关于海底捞的宣传,网友们都对海底捞充满期待。

在网上炒得沸沸扬扬的海底捞神话越不可收拾了,还有人说在海底捞吃过饭后想打包带走没吃完的西瓜,而服务员上来阻拦说:“切片的西瓜是不能带走了,你可以带走这个。”说着递上来一个完整的西瓜。这种关于海底捞的“传说”越来越夸张,竟然有人说当要打包带走没有吃完的羊肉时,服务员同样上来阻拦说:“先生,羊肉不能打包,你可以牵走一只整羊。”网上这种造假吹嘘的炒作让海底捞的领导者也十分头疼,这几年海底捞不再是一种品牌,而是成为一种象征,大家都在议论和学习海底捞模式,以求得其中的真谛。虽然对“海底捞的成功模式能否复制”持怀疑态度的人不少,但也有不少人坚持认为海底捞的成功是可以复制的。太多的话题围绕海底捞,才引起人们热捧。

对于海底捞的蹿红,连海底捞创始人兼董事长张勇都没想到。包括德鲁克高层管理论坛、联想集团年会等也邀请张勇去演讲。“我把自己都说晕了,有什么好说的呢?餐饮无非是味道好、环境好、服务好,很简单的道理。”张勇显得无奈。大量事实证明很少有企业是复制别人的商业模式而后取得成功的,所谓“模式”,就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那就是模式。模式是一种指导,在一个良好的指导下,有助于你完成任务,有助于你作出一个优良的设计方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会得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但是一种模式是固定的存在,它适合一个企业,适合它的企业文化,但是并不见得适合所有企业。模式起到的是一个指导和借鉴的作用,企业不能为了追求模式而模式。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应该边做边想边学习,并且总结、思考。创业模式不具有完全复制性,你可以学习别人的创业经验,看看别人是如何创业成功的,但是你千万不能照搬。

参考一个成功的模式需要与时俱进,海底捞起家的时候,四川已经有许多百年老店经营得有声有色,这些店都各自有自己的独家秘方和招牌菜来招揽顾客,而那时的张勇对火锅的制作可是一窍不通,但是,张勇并没有去找一位有个多年经验的火锅师傅,他想做出自己的特色,把重点放在了服务上。海底捞也是会借鉴其他成功的案例,例如海底捞从海尔学到了服务。1995年,海尔提出“星级服务”,宗旨是:用户永远是对的。即用户就是衣食父母,只要能够不断给用户提供最满意的产品和服务,用户就会给企业带来最好的效益。海尔坚信,服务的好处不仅仅在于眼前的收益,而在于赢得用户长期的信任感。而要赢得长期的信任感,就必须先树立“用户永远是对的”的观念,做到“零距离”服务。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海底捞的经营哲学(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海底捞的经营哲学(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海底捞的模式可否复制(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