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如何看待“性”问题(1)

12.如何看待“性”问题(1)

听说李安的《色戒》要让刘亦菲饰演王佳芝,而刘亦菲却断然拒绝,原因是王佳芝有三场床上戏。***又听说今年7月3日刚刚拿到学士学位的刘亦菲,将于9月赴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叫好。为这个18岁的女孩。

刘亦菲拒绝演《色戒》,她的经纪人陈先生解释说,王佳芝外表温柔,但内心却有性冲动,李安觉得刘亦菲形象上虽然可以,但在性格上她跟这个角色有距离。先不说李先生说的是否是实话,我想说,我很早就对刘亦菲有一种很特别的感觉,这种感觉灵敏到我几乎都预测到了她必将遭受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对她的诋毁和诽谤。果然一些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人最终还是站出来了,流和蜚语如冰刃的利剑残忍地划向这位少女稚嫩的脸,依然是那些永不褪色的帽子——“堕台”、“整容”、“变性”等等,这位少女不知经历了多少个被恶语中伤的日日夜夜。刘亦菲是一块冰,一块晶莹剔透、清澈冰心并且拒绝融化的一块冰,若是炎热的夏季,提起她可解暑气。

我和刘亦菲不太熟悉,但也有过简单的交流,我深知这位少女的内心世界,那是时而青春激扬时而老气横秋的一颗心。就对拒绝《色戒》一事,刘亦菲告诉我,拒绝出演王佳芝并不是因为自己的性格与之不符,作为一个演员应该适应并演绎多种多样的、千变万化的多重性格,而她也一直在努力地学习演技,演戏是演技高低的问题,与性格是否剧本人物匹配毫无关系,所以说由于她的性格与王佳芝有差距才拒绝出演是无稽之谈。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刘亦菲放弃了与李安的合作呢?刘亦菲说,她觉得饰演是一种权力,一个演员也是拥有和使用这种权力的人。我为什么要拒绝《色戒》?说实话,是我不想让饰演沦为一种任性而野蛮的权力,不让它沦为审美名义下的道德放纵或商业动机驱动下的“影视犯罪”。这话说的透彻吧?如果说《色戒》中没有那三处床上戏,那么刘亦菲也不会放弃与李安的合作。我想,以往那些对刘亦菲有太多恶意的人也该重新审视一下这位少女了,她的身上有一些很多明星都没有的闪光点,不要被道听途说的一些事而对她抱有一种狐疑的态度,她确实是一位纯洁的、高尚的、优秀的演员。

不知道电影《色戒》又是怎样一副场景,但我却从张爱玲的这部小说中可以看到她对金钱和荣誉的仇恨和鄙弃,可以看到他的针对富有阶层和特权阶级的对立绪,可以看到她的流于绪化的激进的反社会姿态,总之我从中看到的是一幅灰暗和沉重、令人绝望和厌恶的生活图景。她对所面对的社会毫无感,压根儿也没有试图用温和的眼光打量它,用冷静的态度分析它。反而,她加之于它的除了傲慢的蔑视,便是失去理性的指斥和诅咒,为什么社会是可怕的,因为它是癫狂的;文明的社会是癫狂的,金钱和所谓的爱便是这个社会的两个狂欲,尤其是金钱。在这样一个混沌的癫狂里,个人在这金钱与爱两种狂欲中追逐。在《色戒》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几乎就是纯粹的性关系,在他们的性心理和性行为中,你很少看到爱的萌动以及展和升华。张爱玲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人物的生理层面的快感体验,而不是她的心理层面的感体验。刘亦菲拒绝出演《色戒》,就是因为无法忍受人物中这种似乎仅仅是**裸的性关系,她不会拿自己的人格和道德去换一部影片所获得的荣耀。

难道电影就不能演社会的残缺和人性的丑恶吗?答案是否定的,在某种程度上,直面黑暗,反映、表述或揭露黑暗是电影具有宿命性质的使命。电影和一切文学艺术作品一样,是一种对抗黑暗的精神努力。但是有必要强调的是,饰演黑暗本身并不是目的;伟大的电影艺术家是为了追求光明才饰演黑暗的,正像他们为了追求善而饰演恶,为了追求美而饰演丑一样。他们饰演黑暗就是为了显示光明的价值和意义,就是为了表达人们对于光明的渴望与追求,就是为了表现人性的高贵和伟大。人从出生的那一刻就开始与心灵世界和外部社会的黑暗做斗争,以实现自己的人格展和道德完善。而电影艺术的启蒙则意味着照亮,意味着给人们的内心世界提供更多的光明。所以,我和刘亦菲一样反对这种消极的电影节,反对单单陶醉于“床上戏”这种黑暗本身的饰演,就是因为这样的饰演从本质上讲是背叛电影艺术的基本道德原则的饰演,就是因为这样的饰演已经助纣为虐地成为黑暗的盟友,与黑暗一起吞噬着人性的高贵和灵魂的尊严。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哲人的灵感(上)(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哲人的灵感(上)(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2.如何看待“性”问题(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