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提尔皮茨海军战略与海军发展(4)
故此,提尔皮茨并未过多担忧英国的反对,而是专心展德国海军。***提尔皮茨尽管公开提出要建设一支远洋舰队,但实际上他将德国海军初期的战略目标放在了封锁北海上。提尔皮茨认为,着手一场针对英国的袭击和横跨大西洋的战争是毫无希望的,因为德国缺少港口而英国的港口却过剩。从整个大西洋下手,攻击英国的外围,这对拥有广阔贸易路线的英国来说不切实际,德国的攻击行动只可能是小范围的,这对英国来说构不成致命威胁;相反,德国利用靠近德国海岸线的优势,在近海对英国动攻击,这种威胁更直接、更具紧迫性,这不仅可以阻吓英国对德国的进攻,而且也有可能使得伦敦在某些时候做出妥协。
从对抗英国的角度来看,这是当然之举。但是提尔皮茨的“北海杠杆”理论是建立在英国不会将海军调集在北海的假设基础之上的。他认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因其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阔的利益,因此不得不将其海军力量分别部署于全球各地,这使其不能将舰队集中于北海。
不能不说,提尔皮茨这一假设是富有预见性的,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段时间,英国的确因与俄国、法国等国在全球范围生诸多利益矛盾,不得不频繁调遣海军奔赴波斯湾、远东,其舰队分散在地中海、大西洋、印度洋乃至太平洋。在远东,日本、俄国深入朝鲜、中国,英国在中国长江流域的利益受到削弱,甚至面临可能失去中国的威胁。对英国来说,中国的价值“相当于十个非洲”,所以其不得不加强在远东的军事部署。在南非,从1899年到1902年,英国深陷布尔战争的泥潭,为了阻止列强干涉布尔战争,不得不在朴次茅斯保持一支强大的机动舰队,用以阻挡列强组成联合海军,显示其“光荣孤立的胜利示威”。在地中海,英国一向视其为“大英帝国的中枢”,也必须保持相当的军事力量,用以抵御俄国向土耳其和地中海的扩张;同时不得不防备法国向摩洛哥的渗透,以保护直布罗陀海峡的安全,为此,英国向直布罗陀增派了1万陆军。这一切使得英国只能将很少的海军兵力部署在北海,正如提尔皮茨所:“英国的弱点在北海,然而在这里我们能够集中我们所有的力量……我们的舰队可能永远不能与英国力量平起平坐,但是不需要,因为绝不可能出现所有英国舰队同时与德国斗争的局面。”只要德国在北海取得海上优势,那么“在赫尔戈兰附近的三角地带击败英国皇家海军是完全有可能的”,“甚至当英国的海军力量在地中海被法国或在太平洋被俄国牵绊的时候,德国海军可以穿越英吉利海峡威胁英国的海岸城市”。
提尔皮茨另外一个与英国舰队决战的策略也非常独特。他认为,英国在战争时期总是采取进攻战略,在与德国爆战争后,也有可能不顾一切地冲进汉堡港,对德国进行近岸封锁。德国如果在海上与英国决战,那么必须具有绝对优势才有可能取胜,如果德国舰队贸然进攻北海,会给自身带来巨大损失甚至全军覆没,但是在港口就不同了,德国舰队可以利用岸炮和自身炮火给予英舰队毁灭性的打击。因此,开战后德国舰队可以待在港口里等待英国舰队冲进来,然后予以全歼。
在以上理论支持下,提尔皮茨开始全力建设德国舰队。
为赢得国内的支持,提尔皮茨不遗余力地宣扬海权对德国的重要性。这时,展海军已经得到大资本集团的支持,1898年,受到英国一个类似组织的启,德国也成立了全国性的海军组织——海军联盟,克虏伯集团就是该组织的幕后支持者,为这个组织提供了经费。在德国皇帝、资本集团和海军派的强力推动下,展海军已经成为一股社会时尚,社会名流以加入海军联盟为荣——在海军联盟成立的第二年,会员就已经达到25万人,竟然远远超过了英国同类组织。到1904年,其会员已经超过100万——应该注意到,其中1/4来自萨克森地区。尽管萨克森地区处在德国内陆地区,却是德国重要的工业区之一,而且也说明德国无论沿海还是内陆,对展海军已经有了共同的强烈愿望。1900年,海军联盟的领导人说道:“不是我们的规章,而是蕴涵于联盟身上的那种精神造就了我们的成功,这种精神反映了每一个德国人的憧憬,这个对德国海军的憧憬已体现在了我们的旗帜中。”所以,“海军联盟”组织竭尽全力地四处宣传海权思想,海权论的宣传者厄恩斯特·冯·哈特不仅宣传马汉的海权论,也亲自著书立说,运用马汉海权论的观点论述德国海权。马汉表《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一书的时候,正是威廉二世登基并撤掉相俾斯麦的时候。威廉二世对马汉的海权论推崇备至,1894年5月,他在给一个朋友的信中这样说道:“我现在简直不是阅读,而是在狼吞虎咽地吞食马汉的著作,我要背下全文。这部著作水平极高,所有观点都是经典。我已给所有军舰下了这本书,现在官兵们经常是必称马汉。”此后,威廉二世经常表关于海权论方面的论,如“德国的未来在海上”,“一定要把海神的三叉戟掌握在我们手中”,“在我把我的海军提高到我的陆军所占据的地位以前,我是席不暇暖的。德国的殖民地目的,只有在德国已经成为海上霸主的时候,才能达到”。在这种强烈的绪下,德国的政策也开始大幅转向,时任德国相的冯·比洛公开称:“我们不会容忍被剥夺与其他强国在权利上的平等,我们也不会允许我们与他国共同享有的在世界上权受到异议。我们已经成为一个伟大的强国,我们希望在上帝的佑助下能够永远强大。”这意味着德国明确要成为“阳光下的帝国”,对外扩张政策不再躲躲藏藏,从此摆上了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