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雨日观峰》真的差强人意?

《绝句.雨日观峰》真的差强人意?

骤雨一时来势急,狂风摧顶更无休。

尖峰每见遭侵蚀,只为平空太出头。

骤然而起的暴雨一时间来势十分猛烈,狂风更是无休无止地摧残着山顶。它们为什么在高处如此倾覆不止呢?每每看到挺拔的岩峰总是遭受风雨的无情侵蚀,只因为它屹立于高空中较之丘陵和山地高出太多啊!

中国的诗词历来讲究的是境界,观景要写出观景的境界,咏物要写出咏物的境界,咏史要写出的咏史的境界,言情要写出言情的境界。我们每每赞叹古代诗人们总是能写出不同凡响的佳作来。

我在一篇《女性诗词境界浅谈》的文章里说过这样一段话:“作品的境界来自于其思想性,是认知事物的主观高度,也是作者胸襟大小的折射。”

我这样说,也希望自己观察事物时带着自己的思考。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王之涣

这首诗的前两句是登楼所见,全景式抒写。本来,夕阳西下,长河入海,景致已经十分壮阔;但为了看得更远,自然应该需要更高的空间。登的高,是为了看到更加壮阔的美景。所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追求的必然目的。由前面的纯粹写景,自然过渡到后面的言理,把诗篇引入更高境界。这里表现了诗人高瞻远瞩的胸襟和进取不止的精神,也道出了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思美蕴。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乐游原》.李商隐

这首诗慨叹绚丽的夕照仅是黄昏的最后一抹亮点,因而生起美景不常之感。它让人无限留恋时光,诗中有着更多生命的思考。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也罢,侧看也罢;远观也罢,近观也罢,各有不同的形态、不同的感觉。这本身就富有哲理意味。然而,诗人的认识不仅于此,而是作进一步的开拓:这种现象的形成,并不在于庐山本身,而在于观察者所处位置的不同。我们认识不到庐山的真美,是因为我们本身站在庐山上啊!诗的潜在意思是:如果要想看到庐山的真面目,就得换一个地方。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咏柳》.曾巩

这首诗通过柳枝乱舞、飞絮颠狂的性格化描写,使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诗中说,柳枝倚仗着东风的吹拂回黄转绿,作势张狂,它只懂得扬花吐絮,遮天蔽日,可哪里知道,还有严霜飞降,枯叶凋零那一天!出语冷峻,足令得意忘形者惕然深思。

无论什么样的景和理,都有一个作者的思想在其中。所以直接地说也罢,间接地说也罢,都要把诗人的见识表达出来。从这个角度说,哲理诗真的是要有境界。

我这首诗当然也是有所指,是表达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意思了。

这首诗发布于一些网络上,绝大多数读者和诗友认同了它,也理解并赞同了它的哲理。有些朋友甚至以“枪打出头鸟”、“擒贼先擒王”等道理证之。

二零零九年四月二十七日,我将这首小诗上传给《杨柳青文学网》,“古韵流觞”版的责任编辑梅苑就对它作了这样的按语说:

“......从格律上来说无可挑剔,从意境语境诗味上来说,还是略差人意。”

我不知道他所说的是什么样的意境和语境,更不明白一首好诗的诗味应该是怎样子的。

对待一首诗,总会有不同的声音。有人喜欢它,可能是它说到了他的心里;有人不喜欢它,对它的意思十分反感,甚至厌恶,可能是因为刺痛了他的某根神经。

对于这样的声音,我只能一笑了之了。

二零零九年四月二十七日(日记)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我的作品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我的作品
上一章下一章

《绝句.雨日观峰》真的差强人意?

%